金牛古道路線圖?金牛古道白馬關段,南起白馬舊場,北至落鳳坡,全長4.7公里,原為青石鋪就,路中有車轍,現條石基本被毀,僅龐統祠內、金家埡口、落鳳坡三段較為完整,為四川保護最完好的金牛古蜀道。古道開鑿于公元前三世紀的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與長城及靈渠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被稱為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那么,金牛古道路線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金牛古道的起點和終點并沒有絕對統一的說法。常見說法中,其入川起點是廣元市朝天區,而終點有攔馬墻到漢陽鎮這一徒步路線。
朝天地處秦巴山南麓、川陜結合部,是金牛古道入川起點。這里有距今7000年的中子鋪細石器遺址和2300年的明月峽古棧道遺址,是中國棧道文化集中展現地和中國蜀道文化、三國蜀漢文化核心走廊。
在一次徒步活動中,金牛古道徒步起點為攔馬墻,終點為漢陽鎮。此路線全程23公里,一路上有眾多千年以上的古柏,風景優美,且道路以平路為主,相對好走,四季皆適合徒步。從攔馬墻出發,途徑劍洲古城(普安鎮)、抄手鋪,最終抵達漢陽鎮。到達漢陽鎮徒步終點后,可坐車前往劍門關景區南門住宿吃飯,以便第二天游玩劍門關景區。
德陽市羅江縣白馬關旅游景區旅游攻略
一、景區概況
白馬關景區位于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關鎮,因三國時期劉備軍師龐統乘白馬攻打雒城于此中箭身亡而得名。這里是一個集文化觀光、旅游購物、運動養身、休閑娛樂、生態農業于一體的綜合旅游景區,擁有4A級旅游景區的稱號。
二、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游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隨時前來游覽。
三、適宜季節
全年:白馬關景區四季皆宜,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風景和體驗。
四、建議游玩時間
2~3小時:景區內景點眾多,但合理安排時間,2到3小時即可充分體驗其主要魅力。
五、主要景點
龐統祠
簡介:龐統祠是安葬和紀念三國時代劉備的軍師龐統的地方,位于白馬關鎮鳳雛村鹿頭山上。祠墓座北朝南,三進四合布局,占地廣闊,建筑古樸典雅。
第一首先蜀道是首先文化專有名詞,跟江南、絲綢之路一樣,現在世遺的名單應該是中國蜀道,世遺官網上有,歷史上跟這條文化線路相關的除了陜西、甘肅應該還有重慶、云南、西藏、貴州~
第二跟這條線路歷史上相關的地方很多,但實際保留下來的并不多,大多數都消失或者破壞了。申遺首先得有有價值的遺產點,而四川方面的遺產點非常豐富,品質也很高,米倉道、和廣元部分金牛道應該都保留得比較完整,古道古柏古鎮古城古村古關古寨古橋古寺古觀石刻一樣不缺金牛古道古柏古道是很壯觀的。而且四川申遺搞了10多年,自然和文化遺跡方面都很多也很有分量,都是篩選了又篩選,相關的遺跡一直都有做大量保護工作,其他省份相關的遺跡相對四川來說非常少,所有以前也基本上沒做什么申遺相關工作,陜西最很價值的石門十三品原址也在水庫下面~
申遺不是歷史上有就可以,而是要看現在保留有多少原真有價值的東西
金牛古道白馬關段,南起白馬舊場,北至落鳳坡,全長4.7公里。原本用青石鋪就,路中有車轍的路徑,現今條石多數已毀,僅龐統祠內、金家埡口、落鳳坡三段保存較為完整,成為四川境內保護最好的金牛古蜀道。該古道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三世紀的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與長城和靈渠齊名,被譽為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并在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列。
地址:位于德陽市羅江縣鹿頭山白馬關。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門票信息:無需門票。
周邊公交信息:
- 袁家(招呼站) - 公交站,距離2.6公里。
途經公交車:107路。
- 袁家(招呼站) - 公交站,距離4.0公里。
途經公交車:107路。
交通路線:從羅江汽車站出發,沿鳳雛路行駛2.4公里后右轉,繼續行駛920米,隨后右轉進入京昆線,再行駛4.8公里,即可到達白馬關。
德陽羅江白馬關旅游景區旅游攻略:
一、景區概述
德陽羅江白馬關旅游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是一處非常重要的關隘,也是三國蜀漢政權興亡的見證地。景區內涵蓋龐統祠墓、點將臺等眾多歷史遺跡,是了解三國文化、體驗歷史風情的絕佳去處。
二、游覽路線
推薦游覽路線:龐統祠墓→白馬關→八卦圖→飲馬池→八卦潭→卦門四獸→肝膽石→鰲魚聽道→旌旗嶺→望梅坡→煮酒亭→諸葛旗→古井流芳→結義亭→臥龍崗→八卦迷蹤→鳥語林→花?!素怨?。這條路線涵蓋了景區內的主要景點,能夠讓您充分領略白馬關的歷史韻味和自然風光。
三、到達方式
乘車路線:從德陽城北汽車站乘坐直達羅江的班車,在白馬關路口下車,沿景觀大道步行進入景區。
自駕路線:沿成綿高速行駛至白馬收費站出,然后沿著京昆線行駛即可到達景區。
四、門票價格及開放時間
門票價格:白馬關門票20元/人,龐統祠門票30元/人。
以上就是金牛古道路線圖的全部內容,金牛古道的起點和終點并沒有絕對統一的說法。常見說法中,其入川起點是廣元市朝天區,而終點有攔馬墻到漢陽鎮這一徒步路線。朝天地處秦巴山南麓、川陜結合部,是金牛古道入川起點。這里有距今7000年的中子鋪細石器遺址和2300年的明月峽古棧道遺址,是中國棧道文化集中展現地和中國蜀道文化、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